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建艺员工张家界游记 畅游“天上人间
2013-05-18 21:29:00浏览:0

结束了一周的工作,星期五的早晨,我们踏上了“张家界之行”。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上都下着大雨,虽然导游一再声明,明天会转晴,可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还是不免有些担心。尽管如此,我们大家都还是充满了期待,想去感受这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伟大的遗产”!
 经过六个半小时的辗转,下午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张家界武陵园区。在旅店安顿好行李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旅程。
 旅行车开始向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点——黄龙洞进发。黄龙洞是张家界武陵源中一颗璀璨的地下明珠。它以洞口一股名为黄龙泉的泉水而得名。
 经过一段山路盘旋,我们到达了黄龙洞府所在地——索溪峪。
 黄龙洞现在已探明洞长11公里,洞内垂直高度160米,分为二层旱洞,二层水洞。随着游览的人群穿洞而行,只觉黄龙洞规模庞大,深入大山腹地,凉气逼人,相当潮湿。
 从距洞口不远处的幸福门和长寿门出来,穿过一条通道,不久便看到洞中一个精彩的世界——地下龙宫。龙宫系一地下大厅,其间经石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大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那些经过岁月更迭水滴成石的石笋、石柱星罗密布、鳞次栉比,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宏大。
 龙宫中最惹人喜爱的还要数那层层叠叠的石墁,它们在各色灯光的映衬下,就像一幅幅彩色的绸缎,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了龙宫的一半。这时,土家导游小姐为我们唱起了山歌,优美动听的土家山歌伴着洞顶滴落水滴的声音在洞厅中回荡,使我不由自主地产生迷幻的感觉,恍惚间竟不知自己身置何处,不知今夕何夕,还以为自己进入了一个梦中的童话世界。
 出了龙宫步行一小段旱路,我们来到了地下河的游艇码头,分乘数艘小汽艇观赏沿河那五光十色的景观:宁静的地下河上,过耳风声飒飒,马达声划破黑色的河面,尚能在微弱的灯光中看到如影的水波。那上千根齐聚一堂的石笋奇观,那飞架地下河的巍峨天桥,一路走来无不令我如梦如醉,忘却了时光的流逝。
 下了汽艇,我们时而拾级而上,时而峰回路转步入迷宫。沿途所见各类结晶体沉积物成山,成塔,成田园,成林,成柱,成墙壁……色彩绚丽,姿态万千。至于那些独成一体的景点,什么“黄龙1号火箭”、 “三拜观音”,什么“黄土高坡”、“火箭发射基地”等等,无一不向我们浓墨重彩地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在所有钟乳石之中,有一根被投保1亿元人民币的 “定海神针”最令我称奇,只见它高达27米,两端粗中间细,通体透明,整个柱体直抵宫顶。用手轻轻摸上去,只感觉凉凉的,滑滑的,还有一点点潮湿,带着些许寒意。
 据说钟乳石的发育是极其缓慢的,平均每年也不过堆积几厘米甚至几毫米之厚。那些看上去高高耸立的石柱,到今天成为“神针”、“火箭”他们见证了多少岁月的沧桑?
 在这空旷的溶洞内,我感受着岁月的积淀,突然更加直接地感悟到人类生命的短暂。
 历时二个半小时的黄龙洞之旅结束了,或许是心情过于兴奋和激动的缘故,此行将我们一路奔波的疲累都消除殆尽。返回我们下榻的旅馆,导游提醒我们要早点休息,为明天的游程储备体力。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武陵源风景区最引人瞩目的地方,也是我们今日所达的第一站。当地有两句民谣:“不登黄石寨,枉到张家界”。黄石寨是张家界森林公园所在地之一,是目前张家界中最成熟的景区,旅行者大都集中于此。其海拔1200米,四周可俯瞰公园全景。民间传说汉代名臣张良在此修行遇难,被其师黄石公搭救,因而得名,又称黄师寨。
 一大早我们就动身出发了,雨过天晴,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坐在旅行车上,穿行于盘旋的山路中,沿途的美丽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
 到了森林公园门口。进入大门不远,前面就是黄石寨。
 踏着平坦舒适的石板游道拾级而上,但见四面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林木蓊葱,变幻莫测,给人一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混沌之感。太阳从浓郁的树荫里照射下来,照到路旁的溪水里,整个树林都泛起阵阵波光。耳畔回荡的满是水声与鸟鸣,那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让我立刻为之沉醉。沿途偶尔可见零星游人和兜售纪念品的商贩,越往深处走,森林越显得僻静、清幽、澄虚和玄妙,那种感觉,仿佛就像进入了原初,时间和空间全方位地转换了。一边呼吸着森林中清新洁净的空气,一边感受着它的寂静与安宁 ,不知不觉走过一段山路。
 山中看山,是张家界的特点,更是黄石寨的特点,什么“天兵聚会园”“劈山救母”“定海神针”等等美妙名称的由来,都是从此山望彼山的****视点而得名。难怪导游说张家界的峰林是三分造型,七分想像。其实,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自然的造化启迪了人们的神思遐想,任何人都可以从这层峦叠障里捕捉到愈加惟妙惟肖的造型,牵引出更为优美动人的故事。
 历时近两个小时的与山奋斗与己为难,终于在一阵飘零的云雾中到达黄石寨山顶。山顶有一座土家建筑风格的六奇阁,一座茶楼,一家宾馆。
 六奇阁是黄石寨自然景观中唯一一处人文景观。它是一幢塔式楼台,突兀在石砌的方台基上,登上此阁可远眺张家界诸胜景。六奇阁以此处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植物奇和动物奇而得名,物以稀为贵,乃社会之规律,自然界一旦坠入红尘也不能免俗。
 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寨顶精华景点“摘星台”。这是一座海拔1000多米高的圆形石峰,上平下悬,惊险万端,繁星满天之夜,站在这台上,说不定就能摘下几颗星星。如此奇妙的凌空观景台,想必也就黄石寨才会拥有了。
 时间已接近晌午,我们沿山路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要轻松许多,尽管身体有些疲累,但精神尤佳。导游安排我们在森林公园的旅馆区用餐,因为我们下午游览的景点也在森林公园中。
 在等侯旅游车的草坪前,我们集体合影留念,记录下我们的张家界之行。
 来到张家界不能不到天子山,因为站在天子山顶俯视大千世界,那盛景才是真正的与众不同。园内神堂湾、御笔峰、西海、仙女献花等盛景众多,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天子山是张家界最吸引人的一座山,其海拔1260米,因明代洪武年间向王天子(向大坤)在此聚义反明而得名。它与前面我所走过的张家界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山水相依,尤以位置之高而雄视群芳。因而当地有“看山要看天子山,看了天子山不看天下山”,“不游天子山,枉到武陵源”的说法。
 驱车来到天子山已是张家界之旅的第三日上午,下了车一出来,对面是一个月牙状的大山谷,放眼望去,但见艳阳高照,碧空万里,云淡风轻,谷中奇峰嵯峨,怪石嶙峋。这里的山峰比张家界森林公园那边要小,大多互不相连,远望宛若一派石林。山谷中央开阔地较多,据说每逢雨雾天气,这里便成为一片云海,人称西海。
 乘坐天子山索道,我们很快到达天子山最高峰。站在山顶凭栏俯瞰,呈现于眼前的是一幅无比雄奇壮阔、奇特迷人的大自然画面:一排排、一簇簇的峰林石景尽收眼底,气势磅礴,姿态万千,难描难绘。那如柱、如鞭、如塔,似禽似兽的奇峰异石,或拔地而起,或浩荡而来,有如晴天惊雷,又似万马长嘶,极目所至,无不令人尽作种种想象。那并列的三座石峰是天子山的御笔峰,它们高低不一,峰顶长有松树,极像几支倒插的毛笔,传说这是向王天子御用笔,所以又称御笔峰。据说这里平时总是云雾缭绕,似沉似浮,好似蓬莱仙阁;而立于它对面不远处的另一座石峰,则更像一位仙女手捧花篮敬献八方来客。
 除此以外,那些诸如“将军岩”、“采药老人”等众多附会传说的山峰,无一不蘑菇般叠罗着崭露出其真容。这些云雾飘渺中的奇峰怪石让人如同空中漫步,“不似黄山,胜似黄山”。此时,我已仿佛置身于画中,置身于人间仙境了。一切都那么的奇妙,那么的让人着迷,什么尘世烦恼、生活烦躁都已统统抛掉,我的灵魂已完全进入了自由状态,只会情不自禁地与云共舞和风同歌,我已享受到了来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极大乐趣。难怪有位日本画家专程来张家界写生时曾动情地说:“过去我总以为中国画是虚构的,现在才知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还有自然生成的奇观,张家界真是一幅巨大的中国画”……
 绕着天子山的峡谷一路观景,沿途所见一个接连一个如电影镜头般悠然闪过的美妙画幅均使我襟怀开阔、气畅神驰,无不令我充分感受到壮美的愉悦。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神堂湾,神堂湾的观景台是天子山****观景处,刚才看到的西海群峰此时就在眼前,离我们很近,湾中林茂壑深,怪石森然,宛若刀戟,风起处,又如鼓声雷动,万马奔腾。
 游完神堂湾和附近的贺龙公园,已是中午时分,由于当天下午即要结束旅程,为了节略时间,许多景点只得跑马观花。
 其实,张家界神奇的自然景观何止这些,264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到处都有绮丽的美景,无不任人逍遥盘桓,乐而忘返,黄石寨、金鞭溪、黄龙洞、天子山不过是游张家界“窥豹一斑”的几个片段。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归来的旅途上,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种莫名的思绪在心中萦绕,一时难以表述。随着旅游车渐渐远离,我轻轻地向它到别:“奇丽张家界,但愿我们还能再相见!”。

建议您使用IE10.0及以上版本,或更换其他(chrome内核浏览器)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已了解,不再弹出该提示!